2008年10月23日星期四

朝气

10月19日晚,于何香凝美术馆,坐在被人群镶边的边上聆听。第一个便是Zen Lu & KLC_NIR的合作。从安静而立体的回音般低频声切入,但这种声音仿佛更适合冥想。自然闭眼,绕开绿衣男女的画面,甚至会发现更盛大的感受。闭眼即可见远古千年的生物,随晴雨交加的自然变动,而在闷热燥湿的空气中,被折射的热影象呈波浪涌动。交迭的高频,交替着欢歌、灭迹和新生。当画面变成一群焦灼不知何物的人们,Sin:Ned开始更高亢于前者的长时间高频长音。谁可知“戈多”何时且在哪里出现,眺望轮番后,冗长的鸣声却突然在高处掉落,只留下深处的回音,戛然而止,这样巨大反差,放大了静与噪两端的体验。最后瑞典声音艺术家Justice Yeldham将接触式麦克风夹在玻璃上,用嘴与手指找寻玻璃上的音阶,发出巨大震感声音,并用玻璃反射光线到听者脸上,形成互动。

演绎完便进入提问环节。那里充斥着热闹满是问号的空气,在明亮的白炽灯下,理性的听众们都试图想搞明白这些是什么?为什么非要用此方式表达?而做这种不被人接受不被人理解的实验音乐意义何在?是的,非凡的声音,爆炸地搅入好奇与禁忌的心里,那是未曾想象的体验,打乱了常规听觉的布局,于是听众们更苦于想重新找回制度。

但事无定论,何况音乐,并不比解数学题,非要找到解还是正确答案。对于声音,你愿将它拿捏成何样自然都可。也许平日的非自由状态舒畅得不想改变了,一旦被框下定义,反倒无所适从起来,非要寻找到意义和用处。但很多并不是为让人承认而存在,虽然也欢迎理解和关怀。难道任何艺术形式不是可以平行延伸的吗?而实验音乐也是一种而已。

听完在回去的路上,发现耳朵竟惯性地开始选择性听到低频的鸣声,又是没有过的体验,这样的聆听替代了噪音日常所带来的焦虑,平静地当作司机的作品来听。这些体验就是演出相送的赠品吧。心里头调皮地觉着亲切,仿佛这样便能套用他们声音创作者的耳朵,无须定义,即可听到相同的声音。心理上的焦虑本是同愿望与现实的巨大差异产生的,当试着跳开条框:仅虫鸣鸟吟的安静使人同样安静,若愉悦地接受如同噪音一样的挫折、失落或抑郁感,是否会抚平了内心荡漾的一池春水?

关注使人专注,专注使人平静。

2008年10月19日星期日

风景


10月19日晚7点
聚在何香凝美术馆
在人群镶边的边上 聆听
绕开画面 甚至发现更盛大的感受
远古千年的生物
随晴雨交加的自然变动
闷热燥湿里
被折射的热影像呈波浪涌动
交替着欢歌、灭迹与新生
当戈多永不再出现
眺望轮番
冗长的鸣声却突然在高处掉落
只现深处的回音
嘎然而止 巨大反差 放大两端
玻璃反射在听者脸上
光线第一个完成互动


热闹而满是问号的空气
明亮的白炽灯下
理性的人们都试图想搞明白到底这些是什么?
为什么非要用此方式表达?
不被人接受不被人理解的意义何在?
爆炸般的声音
搅入好奇与禁忌的心里
打乱了常规布局
更苦于想重新找回制度


事无定论,何况音乐
非解数学题,非要找到解还是正确答案
对于声音,你愿将它拿捏成何样自然都可
似平日非自由状态已久
一旦不框下定义
反倒无所适从
非要寻找意义和用处
很多并不是为让人承认而存在的
任何形式是可以平行延伸的
而此仅一种
尝试不同方式阐释对音乐的理解
看你爱好是对核心的关怀还是单纯情爱的沟通

礼物
饥饿与刺耳声音使人发抖
在回去的路上
耳朵惯性
竟开始选择性的听到低频的鸣声
又是没用过的体验
这样的聆听替代了噪音日常所带来的焦虑
平静的当作司机的作品来听
这是演出的赠品
调皮的倍感亲切
仿佛这样即可套用他们声音创作者的耳朵
听见相同声音
无需定义
焦虑本是因愿望与现实的巨大差异产生的
当试着跳开条框:并非仅虫鸣鸟吟的安静使心同样安静
若愉悦的接受如同噪音一样的挫折、失落、抑郁感
是否便会抚平了内心荡漾的一池春水
关注使人专注
专注使人平静

2008年10月16日星期四

淡季

夜浓星稀
皮筏敲醒熟睡的灯光
时间融化在点点字上
笑淡了苍白的墙壁
笑望阻隔在之间的斑斓的距离
没事儿
都会喝进肚子里

2008年10月15日星期三

醒来的声音

----评KLC_NIR 《MONUMENT》  
听《MONUMENT》,一场特别的音乐体验。声音产生出空间立体感,形象变得可塑起来。将自己包裹进低频高频长音的隧道空间中,通向那方,而这绝对只可能一个人独享。太有别于悦耳讨人欢心的旋律,可识别性低很多。思想反而在纯噪中安静下来,这样强烈的反差,当你发现时,不得不为此感到惊喜。或许理解为强烈排他性,过滤了工业噪音粗糙颗粒感后,平衡的自然里,在不安与宁静间摇摆,非此即彼,于是甚至会占据心里自然的小情绪,重新平静。即使没有音符又如何。所以又不禁对无和有的辩证统一在另外的角度有了认识。看似在用最不靠谱的声音,其实却在表达内在制衡这一最安静的主题。这种切身的发现或许比声音本身带来的震颤更大。反作用体验的延展性为享耳的过程赋予了更多内涵。      

一系列声音的震动留给你绝对的自由。自由到觉得声音把你抛弃了,置你的感受于不顾。可以黯然沉思,而哑然失笑也可。异形的声音不断挑战你的听觉上限。仿佛都能听见时长时短的“影子”,听见茂盛的“后脑勺”,思到未曾察觉的暗角。有时仅一闪念,却艳丽得刺目。打破原有,探索未知,重新组合才更具创造性。太多伟奇在乌龙中诞生。      

听入心,作为小人物,在长达23分钟的律动起伏中,甚至能听出自个暗涌、指鹿为马的高峰体验。不小心便进入自我的世界,任空间旷达,令你想起绿叶下的红丝巾或老人手上颤抖的皱纹,此等私密的臆想如彩虹般流畅,孤独的人不可耻。节奏与音频的波动游刃有余。作为首部完整的实验音乐作品,无比惊艳。想象力和创造力并存。   

音乐中有东方哲学的禅思,冥想。带着巧,他勾起你的记忆:幼时侧耳听火车远方奔过,不见其身总想象着突突的气焰;少年时趴天台边听严肃的大风声;现在摇下车窗,看一幢幢楼在喧闹中拔起,一栋栋软弱的倒下,人们穿梭其中匆匆间目光游离,在这座叫做城市的噪音工厂中生生不息。      

算不算极端体验?直指内心。生怕太多人靠近打破了独立性,音乐不可避免的产生疏离感。撑开所有触角,摆出拒绝的姿态。而细想,生活的轨迹也似能连成咿咿呀呀的波线,人生在舒途与峭壁间复始。其实连我们自己都没发现早已习惯了噪音。于是这种非常态的实验,却正是深植于常态生活中。      

有时甚至笃信这些便是自己脑电波的声音。光怪陆离的想法在这些声音中得到表达。于是更对创作者生出敬畏,只有这样敏感多思的独者,才会不停生出新的体验,一气呵成,留下无限遐想空间,脑海里闪现“挤满黑眼圈和黑框眼镜,柴瘦中浸透着倔强”的印象。这利用一堆电子技术拨出的声音----试图避免带有感情色彩去倾向性地暗示。听后,心都会醒来,充满了冷静、理性和客观。